儿童发低烧时,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温水擦拭或贴退热贴,同时多补充水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至38℃之间,可能由病毒感染、轻微炎症或环境因素引起。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低烧时需优先关注精神状态与日常活动表现。若儿童仍能正常进食、玩耍,可居家护理,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粥类、蔬菜泥等,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过敏。未经医生指导,不可随意服用退烧药,尤其是阿司匹林类药物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若低烧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嗜睡、呕吐、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发热期间需记录体温变化频率,便于医生判断病情。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对儿童接触物品进行清洁消毒。观察尿液颜色与排便情况,脱水可能加重发热,需确保水分摄入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