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尿路感染是否危及生命取决于寄生虫种类、感染程度及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部分严重感染或合并症可能威胁生命,需高度重视。
寄生虫性尿路感染主要由滴虫、血吸虫、丝虫等病原体引起。滴虫性尿道炎常见于性传播,表现为尿频、尿痛,通常不致命但易复发。血吸虫感染可能阻塞尿路,导致肾积水或膀胱癌,晚期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丝虫病可引起淋巴尿路瘘或乳糜尿,长期未治可能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或继发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后更易出现全身扩散,增加死亡风险。
预防寄生虫性尿路感染需注意饮水卫生,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在血吸虫流行区。性生活使用防护措施可降低滴虫感染风险。出现尿路症状如血尿、排尿困难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如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甲硝唑针对滴虫。治疗期间需复查确保病原体清除,防止复发。慢性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及尿路结构变化,必要时手术干预。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是长期防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