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尼帕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减少与潜在宿主的接触,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管理。尼帕病毒主要通过果蝠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人的体液传播,因此防控需多管齐下。
避免接触果蝠及其污染的食物是首要措施。果蝠是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其唾液、尿液可能污染水果或椰枣汁。在流行地区,应避免食用被果蝠啃咬过的水果,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椰枣汁。养殖场需防止果蝠接触家畜,尤其是猪,因其可能成为中间宿主。与疑似感染动物接触时,务必穿戴防护装备。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消毒物品表面,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出现疫情时,隔离感染者至关重要。尼帕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医护人员需严格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院内感染。社区应加强监测,早发现、早报告病例。目前尚无针对尼帕病毒的特效疫苗,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前往流行地区前,建议了解当地疫情,避免前往高风险场所。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公共卫生部门需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尼帕病毒的认知,共同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