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热病毒主要通过吸入被污染的气溶胶传播。病原体贝氏柯克斯体可长期存在于动物胎盘、乳汁、排泄物中,干燥后形成含菌尘埃随风扩散。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食用未经消毒的乳制品也是重要传播途径。
贝氏柯克斯体在自然界的宿主主要为牛、羊等家畜。分娩时的高浓度病原体随羊水、胎盘释放到环境中,干燥后形成1-5微米的颗粒,可随风传播数公里。屠宰场、牧场工作者因直接处理动物组织感染风险最高。实验室气溶胶暴露和输血传播虽罕见但存在记录。病毒在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农机作业或建筑活动可能引发二次扬尘感染。
处理动物制品需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接触后彻底清洗暴露部位。农牧区应规范动物分娩管理,对污染区域用10%漂白粉溶液消毒。饮用乳制品必须经过巴氏杀菌,免疫缺陷人群避免接触新生牲畜。出现持续高热、头痛症状且存在暴露史时,需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早期使用多西环素治疗有效。实验室培养病原体需在BSL-3条件下操作,防止气溶胶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