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错颌畸形是指由于上下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牙齿咬合关系及面部结构失调。这类畸形通常源于颌骨大小、位置或形态的先天或后天异常,而非单纯牙齿排列问题,属于颌面部骨骼的发育性缺陷。
骨性错颌畸形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不良口腔习惯如口呼吸、吮指或外伤等。临床常见类型包括上颌前突俗称龅牙、下颌后缩小下巴、地包天反颌及偏颌面部不对称等。这类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发音功能,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疾病,甚至因容貌异常导致心理障碍。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CT和模型分析,明确颌骨与牙齿的三维关系。
治疗骨性错颌畸形需根据年龄和严重程度制定方案。青少年患者可通过正畸联合颌骨矫形如功能矫治器、头帽引导颌骨发育;成人骨骼定型后,严重病例需正颌手术截骨调整,术后配合正畸精细咬合。早期干预可降低手术概率,但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硬食,遵循医嘱进行功能训练。长期随访对维持疗效至关重要,忽视治疗可能导致复发或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