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包括频繁水样腹泻、呕吐伴随脱水、发热通常低于39℃、腹痛及腹胀感、食欲减退或拒食。具体分析如下:
1.频繁水样腹泻:轮状病毒主要侵袭小肠上皮细胞,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粪便呈蛋花汤样或清水样,每日可达10-20次,持续3-8天。腹泻易引发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加重。
2.呕吐伴随脱水:病毒感染初期常出现喷射性呕吐,持续1-3天。反复呕吐与腹泻共同导致体液大量流失,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眼窝凹陷,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需立即就医。
3.发热通常低于39℃:多数患者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波动,持续1-2天。发热与病毒血症有关,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不退,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
4.腹痛及腹胀感:肠道黏膜受损后蠕动异常,引发阵发性脐周绞痛,排气增多伴随肠鸣音亢进。腹胀多因肠道内气体与液体潴留,适当热敷可缓解不适。
5.食欲减退或拒食:病毒感染影响消化酶活性,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厌食、进食后呕吐。症状缓解后需逐步恢复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负担。
出现上述症状时,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优先补充口服补液盐。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与尿量,婴幼儿及老年人需格外警惕脱水迹象。保持饮食清淡,餐具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