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检查通常在孕晚期进行,尤其是32周后,此时胎儿活动空间减少,胎位相对固定。通过B超或医生触诊可判断胎位是否正常,如头位枕先露为理想分娩胎位,臀位或横位则需干预。
胎位检查的核心目的是评估胎儿与母体骨盆的适配性,直接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孕28周前胎儿较小,羊水充足,胎位可能自行变化;但32周后若仍为异常胎位如臀位,需考虑纠正措施。医疗人员会通过四步触诊法或超声确认胎位,若发现异常,可能建议膝胸卧位操、外倒转术等矫正方法。外倒转术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胎盘、脐带及胎儿状况后实施。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早焦虑,因孕中期胎位不稳定属正常现象。孕晚期检查异常时,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不可自行尝试矫正动作,以免引发脐带绕颈或胎盘早剥。臀位孕妇若接近预产期未纠正,需提前讨论剖宫产方案。日常注意胎动变化,若胎动骤减或腹痛、出血,需立即就医。饮食上避免过度进补导致胎儿过大,增加胎位矫正难度。最终分娩方案需综合胎儿大小、骨盆条件及母婴健康状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