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确实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中耳炎引发的炎症、积液或鼓膜穿孔等问题,可能损害中耳传音结构或内耳功能,长期不干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减退等症状,及时治疗多数可痊愈。若拖延不治,可能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持续炎症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小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进一步影响听力传导。严重时,炎症可能扩散至内耳,损伤耳蜗毛细胞或听神经,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反复感染可能造成中耳粘连或纤维化,使听力难以恢复。
预防中耳炎恶化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出现耳痛、耳闷、流脓或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感冒或鼻炎患者需注意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以防病菌进入中耳。游泳或洗澡时防止耳道进水,减少感染风险。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必要时接受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听力持续下降者需进行听力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以改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