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后需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涂抹药物、48小时内观察局部反应、出现水泡或溃烂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皮试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防止细菌感染。注射区域皮肤屏障暂时受损,接触污染物可能引发炎症。日常清洁可用干净毛巾轻拭周围皮肤,但不可直接冲洗或浸泡。
2.避免抓挠或涂抹药物:皮肤可能出现瘙痒或红肿,抓挠会加剧局部反应或导致结果误判。外用药膏可能干扰皮试成分的化学反应,影响医生对硬结直径的准确测量。
3.48小时内观察局部反应:红肿或硬结通常在48-72小时达到高峰,需记录皮肤变化程度。测量硬结横径而非红晕范围,超过特定阈值需进一步检查。延迟反应虽罕见但也需关注。
4.出现水泡或溃烂及时就医:强阳性反应可能伴随皮肤坏死,需专业处理防止继发感染。自行挑破水泡易留疤痕,医生会评估是否需抗结核治疗或创面护理。
5.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出汗可能导致注射部位潮湿,高温扩张血管加重红肿。适度减少上肢大幅动作,防止摩擦干扰皮试结果稳定性。
皮试后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告知医生。不同个体对结核菌素的免疫应答差异较大,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病史。接种其他疫苗需间隔至少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