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皮肤溃烂需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定期翻身减少局部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垫分散压力、加强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溃烂创面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坏死组织,外敷抗菌药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深度溃烂需清创后配合紫外线照射或中药祛腐生肌治疗,每日观察创面渗出情况,出现红肿热痛需调整抗感染方案。
2.定期翻身减少局部受压:每2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采用30度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处需悬空,翻身时避免拖拽摩擦皮肤。夜间可延长至3小时翻身一次,但需监测受压部位皮温变化。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洗卧床部位,大小便污染后立即清洗。出汗较多时使用爽身粉,但皮肤皱褶处需避免粉末堆积。床单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材质,潮湿后及时更换,清洗时禁用强碱性洗涤剂。
4.使用减压垫分散压力:在床垫上铺设交替充气式减压垫,或采用记忆棉材质分散体压。坐轮椅时配置凝胶坐垫,确保坐骨结节区域压力小于32mmHg。所有减压装置需每日检查是否漏气变形。
5.加强营养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维生素C每日补充200mg促进胶原合成,贫血患者需增加动物肝脏和菠菜摄入。吞咽障碍者改为匀浆膳或肠内营养液。
处理过程中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出现发热或谵妄提示感染扩散。所有操作前需充分沟通取得配合,动作保持轻柔。药物使用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更换敷料种类。康复阶段逐步增加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挛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