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是指胃部受寒或阳气不足导致的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胃部冷痛、喜温喜按等症状。常见于饮食生冷、外感寒邪或体质虚寒的人群,属于中医脾胃虚寒证的范畴。
胃寒的典型症状包括胃脘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常伴有泛吐清水、食欲不振、口淡不渴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全身虚寒征象。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呕吐清水痰涎、胃部胀满不适等症状。长期胃寒未及时调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脾胃阳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调理胃寒需注意饮食忌生冷寒凉,如冰饮、海鲜、苦瓜等寒性食物应减少摄入。可适量食用生姜、大枣、羊肉等温补食材,或通过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温养胃阳。避免腹部受凉,冬季可适当热敷胃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剧烈疼痛、呕血等严重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医辨证施治常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剂温中散寒,具体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