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应立即就医确诊并接受专业治疗、严格遵医嘱使用抗感染或抗病毒药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保持卧床休息与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如颅内压增高或休克。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确诊并接受专业治疗:脑膜炎属于急重症,需通过腰椎穿刺和血液检查明确类型。细菌性脑膜炎需紧急静脉注射抗生素,病毒性则以对症支持为主。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脑积水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严格遵医嘱使用抗感染或抗病毒药物:细菌性脑膜炎常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性可选用阿昔洛韦等。药物剂量和疗程必须足量,避免自行停药。耐药菌株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联合用药时注意肝肾毒性。
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定期检查体温、血压、瞳孔反应及意识状态。出现抽搐、昏迷或肢体瘫痪提示病情恶化,需立即干预。颅内压增高时可用甘露醇脱水,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
4.保持卧床休息与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应减少光线和噪音刺激,病房通风消毒。细菌性脑膜炎患者需呼吸道隔离至抗生素使用24小时后,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
5.及时处理并发症如颅内压增高或休克:脑水肿需抬高床头30度,限制液体入量。感染性休克应快速补液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电解质紊乱需纠正低钠血症。
出现头痛发热伴颈部僵硬需第一时间送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治疗期间记录症状变化,康复后定期复查听力与认知功能。家属接触患者后需彻底洗手,儿童及免疫低下者按计划接种流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