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疾病是指由外感温热邪气或体内阳热过盛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于春夏季节或气候炎热地区。这类疾病多表现为发热、口渴、面红、舌红苔黄等症状,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
温热疾病主要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风温多见于春季,由风热邪气侵袭肺卫所致;春温是伏邪内发,热势较重;暑温发生于夏季,因暑热邪气伤津耗气;湿温由湿热合邪引起,病程缠绵;秋燥因燥热伤肺,常见干咳少痰;冬温则是冬季感受非时之暖邪而发病。温毒、瘟疫等具有传染性的热病也属此类,如大头瘟、烂喉痧等。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中暑、部分肠道传染病等,在中医辨证中也可能归为温热疾病。
温热疾病的治疗需辨证施治,初期宜辛凉解表,中期清热透邪,后期养阴生津。避免过早使用苦寒药物,以免损伤正气。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或绿豆汤等清热生津之品,忌辛辣油腻。高热患者需及时就医,防止热极生风或邪陷心包。预防方面,需注意季节变化,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保持室内通风,增强体质以抵御外邪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