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导致肺卫失和。风热邪气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气候温暖或忽冷忽热时易侵袭人体。体内阳气过盛或阴液不足,也可能使外邪更易转化为热证,引发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形成与外界环境及体质因素密切相关。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犯人体上部;热邪则具有升发、炎上的特性,两者相合,常从口鼻或皮毛侵入。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等症状。饮食辛辣、熬夜、情绪紧张等因素可能助长内热,使机体更易感受风热之邪。现代医学认为,此类感冒多由病毒引起,但中医更强调邪正相争的病理过程,注重调整机体平衡以抵御外邪。
预防风热感冒需注意季节变化,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助热生火。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可增强卫外功能。若已出现症状,初期可通过辛凉解表的中药缓解,如银翘散、桑菊饮等,但需辨证使用。避免滥用寒凉药物或抗生素,以免损伤正气。发热明显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