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或缩短、经量过多或过少、非经期出血、伴随贫血或乏力等。具体分析如下:
1.月经周期不规律: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可能提前或推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缺乏固定规律。这种不规律性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导致排卵障碍或无排卵,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数月不来月经,随后又出现大量出血,严重时需就医干预。
2.经期延长或缩短:正常经期通常为3至7天,但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经期超过7天或短于3天的情况。经期延长多因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或修复延迟所致,而经期缩短可能与激素水平不足有关。长期经期异常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排查原因。
3.经量过多或过少:经量异常是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出血量远超正常范围,甚至导致每小时需更换卫生巾;另一些患者则经量显著减少,仅有点滴出血。经量过多可能引发贫血,而经量过少可能提示内膜生长不良,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4.非经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规则出血,量少呈褐色或鲜红色,可能持续数天。这种出血多与激素波动相关,常见于无排卵性周期,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突破性出血。若频繁发生,需警惕其他妇科疾病。
5.伴随贫血或乏力:长期出血过多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乏力则与铁流失及机体代偿不足有关,严重时需补充铁剂或输血治疗,同时应积极控制出血源头。
患者需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便于医生评估;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以免加重症状;饮食应富含铁及蛋白质,预防贫血;若出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