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输尿管是一种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指一侧或两侧肾脏存在两条独立的输尿管,而非正常情况下的单条输尿管。这种异常可能单独存在,或伴随其他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重复肾盂或输尿管异位开口。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路感染、腰痛或尿失禁等并发症。
双重输尿管的形成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尿管芽的异常分裂有关。根据解剖特点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类型:完全性指两条输尿管分别连接肾脏和膀胱,不完全性则指两条输尿管在进入膀胱前合并为一条。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尿路造影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无症状者通常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出现反复感染、梗阻或肾功能损害,则需手术干预,常见方式包括输尿管再植术或部分肾切除术。合并尿失禁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可能性。
双重输尿管患者需注意预防尿路感染,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时应及时就医,警惕急性肾盂肾炎或输尿管结石等继发病变。育龄期女性若计划妊娠,建议提前评估泌尿系统状况,因妊娠期子宫增大会增加尿路梗阻风险。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泌尿系超声或肾功能检测,监测有无输尿管狭窄或反流。长期随访对及时发现并发症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早期干预可减少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