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大出血可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子宫收缩、预防感染、及时处理胎盘残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来降低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规范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解剖层次,避免损伤子宫血管。切口选择应避开胎盘附着处,缝合时注意对齐子宫肌层,确保止血彻底。术中动作轻柔,减少对子宫的牵拉刺激,降低子宫收缩乏力的可能性。
2.加强子宫收缩:术后立即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帮助子宫快速回缩闭合血窦。按摩子宫底可辅助排出积血并刺激宫缩。若发现子宫收缩不良,需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因宫缩乏力导致持续性出血。
3.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增加出血风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监测体温及恶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及时处理胎盘残留:胎盘组织残留可能阻碍子宫收缩或引发局部出血。术中需仔细检查胎盘完整性,必要时清理宫腔。术后超声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残留,发现后需尽早清除。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及出血量,观察面色、尿量等指标。早期发现休克征兆可迅速补液或输血,避免失血过多引发严重后果。
剖宫产术后需卧床休息但避免长时间不动,适度活动促进恶露排出。饮食宜清淡且营养丰富,避免辛辣刺激。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因焦虑影响恢复。出现头晕、心悸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