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受孕的胚胎可以进行基因筛查。通过产前诊断技术,如羊膜穿刺术或绒毛取样,可以对自然受孕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检测。这类筛查通常在孕期特定阶段开展,旨在评估胎儿是否存在遗传疾病风险。
基因筛查技术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类。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分析胎儿游离DNA,筛查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该方法安全性高,但仅限筛查,不能确诊。有创技术如羊膜穿刺或绒毛活检,直接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基因测序,准确率高,适用于高风险人群,但存在轻微流产风险。孕前携带者筛查也可在备孕期进行,通过检测夫妻双方基因,评估后代遗传病概率。
进行基因筛查需综合考虑医学指征、孕周及伦理问题。高龄孕妇、家族遗传病史或既往异常妊娠史等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筛查。需注意,筛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确诊,避免误判。部分罕见病可能无法通过常规技术检出,需结合特定基因检测。筛查前应充分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技术局限性与潜在风险。基因筛查涉及伦理隐私,需确保检测机构合规,并谨慎对待结果,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