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临床分型包括关节外骨折、关节内骨折、舌型骨折、压缩型骨折、撕脱型骨折。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外骨折:这类骨折不涉及跟骨关节面,通常发生在跟骨体部或结节部位。关节外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线不延伸至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临床表现以局部肿胀、压痛为主,负重时疼痛加剧。影像学检查可见清晰骨折线,但关节面保持完整。治疗上多采用保守方法,如石膏固定,少数移位明显者需手术复位。预后一般较好,但需注意跟骨宽度恢复以避免后期行走不适。
2.关节内骨折:骨折线累及距下关节面,属于跟骨骨折中较严重类型。多由高处坠落等垂直暴力导致,关节面常出现塌陷或移位。临床可见足跟部明显增宽、皮下淤血。CT检查能清晰显示关节面受累情况。治疗需根据关节面移位程度决定,严重者需手术重建关节面。后期可能遗留创伤性关节炎,需长期随访观察关节功能。
3.舌型骨折: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骨折线呈纵向延伸至跟骨后关节面。特征性表现为跟骨后上部骨块向后上方移位,形似舌状。临床检查可触及异常骨性突起。X线侧位片可见典型舌形骨块。治疗需精确复位关节面,多采用经皮撬拨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严格避免早期负重,防止骨块再次移位影响关节匹配度。
4.压缩型骨折:跟骨体部遭受轴向压力导致松质骨压缩。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端多呈粉碎状。临床表现为足跟高度降低、宽度增加。影像学显示跟骨结节关节角减小。治疗重点在于恢复跟骨高度和力线,严重者需植骨填充缺损区。康复期需逐步增加负重训练,避免长期制动导致骨质疏松加重。
5.撕脱型骨折:跟腱或足底筋膜强力收缩导致的跟骨结节部骨块分离。常见于运动损伤,表现为局部锐痛和主动跖屈无力。X线可见跟骨结节部小骨片移位。多数采取屈膝位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仅少数移位显著者需手术固定。康复期需注重跟腱延展性训练,防止软组织挛缩。
骨折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早期避免患肢负重,后期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及感觉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饮食应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促进骨痂形成。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