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反射异常。早期可能观察到肢体僵硬或松软、喂养困难、异常哭闹等表现。随着月龄增长,可能出现抓握困难、翻身或坐立延迟等运动障碍,部分患儿伴随癫痫或视听功能异常。
脑瘫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脑损伤部位相关。肌张力增高型患儿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全身松软,自主运动减少。部分患儿出现不自主扭动或震颤,称为手足徐动型。伴随症状包括流涎、咀嚼吞咽困难,或认知、语言发育落后。若损伤涉及小脑,可能表现为平衡能力差、步态不稳。早产儿或出生时有窒息史的新生儿需特别关注,这类群体脑瘫发生率较高。
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评估明确诊断。康复训练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综合干预。避免盲目使用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神经发育进度至关重要。孕期规范产检、预防早产及出生时缺氧是降低脑瘫风险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