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高应挂新生儿科或儿科就诊。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但需专业评估以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确保及时干预。
新生儿黄疸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若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进展快、持续时间长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可能提示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病理因素。新生儿科医生会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血液检查等评估黄疸程度,结合临床表现选择蓝光治疗、药物干预或输血等方案。部分医院设有新生儿黄疸专病门诊,可提供更精准的随访管理。
密切观察黄疸变化,记录出现时间、范围及伴随症状。母乳喂养需保持充足摄入促进胆红素排泄,但母乳性黄疸需医生判断是否暂停母乳。避免自行服用中药或偏方,不当处理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就诊时携带分娩记录、母婴血型、疫苗接种本等资料。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宫内感染等高危因素时,黄疸监测需更谨慎。光照治疗期间注意保护眼睛及会阴部,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若黄疸消退后复发或大便呈陶土色,需警惕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时完善腹部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