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烂了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使用医生建议的抗菌药膏抑制细菌滋生、避免抓挠或摩擦减少刺激、及时就医排除真菌或过敏因素、调整饮食减少易致敏食物摄入。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耳朵皮肤破损后,需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酒精。清洗后用干净棉签吸干水分,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细菌。若伴有渗出液,可涂抹少量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日常避免洗澡水流入耳内,睡觉时侧卧避免压迫患处。
2.使用医生建议的抗菌药膏抑制细菌滋生: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覆盖创面薄层即可。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污染药膏。若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红肿扩散,需立即停用并复诊。切勿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可能加重感染。
3.避免抓挠或摩擦减少刺激:为宝宝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护耳套,防止无意识抓挠。选择宽松衣物避免衣领摩擦患处。若宝宝因瘙痒哭闹,可用冷毛巾轻敷缓解,但避免长时间湿敷导致皮肤软化。
4.及时就医排除真菌或过敏因素:若创面呈现白色鳞屑或边缘隆起,可能为真菌感染,需使用抗真菌药膏。过敏体质宝宝需检查是否接触洗发水、金属耳环等致敏原,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反复发作需排查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疾病。
5.调整饮食减少易致敏食物摄入: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暂避海鲜、坚果等高敏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宝宝暂停鸡蛋、芒果等易致敏食材,增加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如西兰花、苹果,促进皮肤修复。
耳朵皮肤娇嫩,治疗期间需每日观察创面变化。避免使用偏方或不明成分药粉。衣物床单选用纯棉材质并高温消毒。若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提示感染加重,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