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括约肌位于尿道周围,是控制尿液排出的重要肌肉结构。具体位置在男性前列腺尖部下方与尿道膜部交界处,女性则位于尿道中段与膀胱颈之间。这一肌肉群分为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两部分,内括约肌由平滑肌构成,属于不随意肌;外括约肌为横纹肌,可自主控制收缩与松弛。
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内括约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在膀胱充盈时保持紧张状态防止漏尿,排尿时随膀胱逼尿肌收缩而松弛。外括约肌受阴部神经控制,可主动收缩中断尿流或防止尿失禁。当膀胱内压增高时,括约肌协同工作维持控尿功能,排尿时则需两者协调放松。这一机制涉及复杂的脊髓反射与大脑皮层调控,任何环节异常都可能导致排尿障碍。
尿道括约肌损伤常见于盆腔手术、外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切除术可能损伤男性外括约肌,分娩创伤可能影响女性括约肌功能。诊断需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与影像学评估。康复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等,严重者可能需要人工括约肌植入。日常应避免长期憋尿、过度劳累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及时治疗慢性咳嗽或便秘。老年群体需注意脑血管病对控尿功能的潜在影响,出现尿频、尿急或漏尿症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