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红肿,可以采取冷敷、清洁护理和观察处理。蚊虫叮咬通常会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反应,但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并避免抓挠是关键。若红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蚊虫叮咬后的红肿属于机体对蚊虫唾液的过敏反应。新生儿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反应可能更明显。首先用清水轻柔冲洗叮咬部位,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产品。随后将冷藏的湿毛巾或冰袋需包裹薄布冷敷5-10分钟,缓解瘙痒和肿胀。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需确认新生儿适用,但避免使用含激素或薄荷成分的药膏。若红肿范围扩大或出现水疱,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注意避免新生儿抓挠叮咬处,可修剪指甲或使用棉质手套。蚊帐、物理防蚊措施比化学驱蚊产品更安全,新生儿不建议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哭闹、嗜睡或发热,这些可能是严重过敏或感染的信号。母乳喂养的母亲可暂时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鲜,但无需刻意改变饮食。若红肿3天内未消退或伴随皮肤溃烂,应立即前往儿科就诊,排除其他皮肤疾病或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