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念珠菌感染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但需要及时干预以避免潜在风险。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孕期常见问题,由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高雌激素环境及免疫变化促使发病率升高。胎儿在子宫内受羊膜囊保护,病原体极少穿透屏障,因此宫内感染概率极低。但若未及时治疗,分娩时新生儿可能经产道接触真菌,引发鹅口疮或尿布区皮炎等表浅感染,早产风险也可能轻微增加。
孕期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腐渣样分泌物及灼痛感,需通过白带常规确诊。治疗首选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剂,这类药物吸收率低且安全性高。口服抗真菌药通常避免使用,尤其妊娠早期需谨慎。维持外阴干燥、选择棉质内裤、避免过度清洗可减少复发。血糖控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高血糖环境易诱发真菌增殖。若症状反复或伴发热、腹痛,需排除混合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用药或使用阴道冲洗器,不当操作可能破坏微生态平衡。定期产检时需主动告知医生症状,妊娠晚期未治愈者可能需要预防性治疗。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同房不适时可使用外用乳膏。哺乳期用药需选择不影响乳汁的成分。日常需注意增强免疫力,适量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调节菌群。任何治疗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