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抽搐可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使用抗惊厥药物、降温处理、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时可能出现呕吐或舌后坠阻塞气道,需将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避免窒息。松解衣领腰带,确保呼吸顺畅。若出现呼吸暂停,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辅助。不可强行撬开牙关,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持续观察呼吸频率与面色变化。
2.防止受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用软垫保护头部及四肢。避免按压抽搐肢体,防止骨折或肌肉拉伤。记录抽搐持续时间与表现,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发作结束后协助侧卧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诱发再次发作。
3.使用抗惊厥药物:针对频繁或持续抽搐,需遵医嘱静脉注射苯巴比妥等药物控制发作。用药需严格掌握剂量与速度,监测血压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院前急救可选用直肠给药方式。不可自行调整药量或突然停药。
4.降温处理:高热引起的抽搐需立即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冰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拭导致皮肤刺激。补充水分预防电解质紊乱。若体温持续不降,需结合药物退热。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反复抽搐。
5.及时就医:无论首次发作或既往病史,均需送医明确原因。途中保持侧卧位,记录发作细节供医生参考。急诊需完善脑电图、影像学等检查。切勿因症状缓解而延误诊疗,尤其是伴随意识障碍或外伤者。
抽搐发作时禁止喂食或灌药,避免误吸。发作结束后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警惕再次发作。长期反复抽搐者应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因。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备齐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