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友病的护理措施包括预防外伤和出血、定期输注凝血因子、避免使用影响凝血的药物、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及时处理出血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预防外伤和出血:血友病患儿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易导致外伤的活动,如足球、滑板等。日常生活中应选择安全的玩具和环境,家具边角加装防护垫。外出时穿戴护具,减少磕碰风险。密切观察关节和肌肉是否出现肿胀或疼痛,早期发现出血征兆。
2.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输注计划,确保凝血因子维持在安全水平。输注前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记录每次输注时间和剂量,监测有无不良反应。家庭护理中需掌握正确的储存和输注方法,确保及时补充。
3.避免使用影响凝血的药物:禁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防止加重出血倾向。退热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替代布洛芬。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或草药。就医时主动告知病情,防止误用抗凝药物。
4.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减少牙龈出血风险。定期检查口腔黏膜,发现破损及时处理。皮肤保持湿润,避免干燥裂口。修剪指甲时动作轻柔,防止划伤。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5.及时处理出血情况:轻微出血可立即压迫止血并冷敷,关节出血时限制活动并抬高患肢。严重出血需立即就医,补充凝血因子。记录出血部位、时间和处理方式,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血友病患儿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调整护理方案。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备齐止血用品。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帮助患儿建立积极心态,避免因过度保护影响正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