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讲的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系统。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共同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将人体各个部分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经络不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疾病传变的途径和治疗的作用通路。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十二经脉是主体,分别与五脏六腑相连,按照一定的循行路线分布于全身。奇经八脉则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其中任脉和督脉尤为重要。经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和传导感应等方面。气血通过经络输布全身,滋养脏腑组织,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当经络不通时,气血运行受阻,可能导致疼痛、麻木或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疾病。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正是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理解经络需注意其与现代解剖学的区别。经络并非肉眼可见的实体结构,而是功能性的概念,其存在通过临床实践和疗效得到验证。经络可能与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存在关联,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运用经络理论时,需结合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避免机械套用。经络调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不当刺激可能引起不适。保持经络通畅可通过适度运动、按摩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有助于防病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