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看中医可挂内科、脑病科、针灸科、脾胃科、眩晕专科。具体分析如下:
1.内科:中医内科涵盖范围广,头晕多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内科医师通过四诊合参,判断是否因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等引起,常用方剂如天麻钩藤饮或归脾汤调理。部分患者伴随失眠、乏力等症状,内科可综合调治。
2.脑病科:专攻脑部相关病症,头晕若与脑供血不足、痰浊上蒙有关,脑病科更擅长。医师可能采用活血化瘀、化痰开窍法,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此类科室对中风先兆性头晕也有较深诊治经验。
3.针灸科: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对眩晕急性发作或慢性反复者效果显著。常用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内关等,配合艾灸温通经络。部分患者因颈椎问题引发头晕,针灸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4.脾胃科: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脾胃虚弱导致清阳不升可引发头晕。此类患者多伴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医师以健脾益气为主,如补中益气汤。长期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者需重点调理脾胃。
5.眩晕专科:部分中医院设专病门诊,针对复杂或难治性头晕。结合耳石症、梅尼埃病等现代医学分型,中医辨证施治,如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水饮内停型眩晕,或配合耳穴压豆等外治法。
就诊前避免剧烈运动或空腹,如实描述头晕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近期用药史需告知医师,女性需说明月经情况。部分头晕需排除高血压或贫血,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治疗期间忌生冷油腻,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