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位于女性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靠直肠,呈倒置梨形。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子宫上接输卵管,下连阴道,由韧带固定于骨盆壁,正常位置呈前倾前屈位。
子宫的具体位置会因个体差异、生育史及生理状态略有变化。未孕成年女性的子宫长约7-8厘米,宽约4-5厘米,厚约2-3厘米,分为底、体、颈三部分。膀胱充盈时可能将子宫推向后上方,而直肠扩张则可能使其前移。妊娠期间子宫随胎儿发育逐渐扩大,可上升至腹腔;绝经后子宫可能萎缩变小。骨盆肌肉和韧带对子宫支撑起关键作用,若这些结构松弛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以减少对子宫韧带的牵拉。定期妇科检查能及早发现子宫位置异常或病变。若出现下腹坠痛、异常出血或压迫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等疾病。保持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维持盆腔器官稳定,但剧烈运动需量力而行。生育后女性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降低子宫脱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