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喘憋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止咳药物、抗感染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支气管扩张剂: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能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喘憋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促使支气管扩张,减少呼吸阻力。需注意剂量控制,过量可能引发心悸或震颤。通常以吸入或口服形式给药,严重时可静脉注射,但需严格监测心率变化。
2.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或地塞米松,用于减轻气道炎症和水肿。激素能抑制免疫反应,减少黏液分泌,缓解呼吸困难。短期使用副作用较小,但长期应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雾化吸入是首选方式,全身用药需谨慎评估适应症。
3.祛痰止咳药物: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黏稠会加重气道阻塞,此类药物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降低黏滞度。避免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反射。需配合拍背排痰等物理疗法增强效果。
4.抗感染药物:针对细菌感染选用阿莫西林或头孢类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对症治疗。明确病原体是用药前提,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支原体感染需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
5.雾化吸入治疗:将药物转化为气雾剂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快且全身副作用小。常用组合为支气管扩张剂加激素,必要时加入生理盐水湿化气道。雾化后需清洁面部并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刺激。
治疗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接触冷空气或烟雾。监测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出现嗜睡或拒奶需立即就医。饮食以易消化为主,少量多次喂水防止脱水。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