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清除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且符合手术指征,需立即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目的是迅速减压,防止脑疝形成。骨瓣开颅可彻底清除血肿并止血,必要时需去骨瓣减压。术后需复查影像学确认血肿清除情况。
2.控制颅内压:对于颅内压显著升高者,需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抬高床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静脉回流。严重者可考虑脑室引流或亚低温治疗,但需避免过度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
3.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确保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在正常范围。血压过高可能加重出血,过低则影响脑灌注。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同时保证充足氧供,避免低氧血症加重脑损伤。
4.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需早期进行康复干预。使用抗凝药物需谨慎,避免再次出血。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
5.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影像学动态复查可及时发现血肿复发或脑水肿加重。病情恶化需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二次手术干预。
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康复期应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影像学及神经系统评估。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禁用烟酒等刺激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