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氏面瘫是一种突发性单侧面神经麻痹,多数由病毒感染或免疫反应导致面神经水肿受压引起。早期治疗以减轻神经水肿、促进功能恢复为主,常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配合物理治疗和眼部保护。约70%-80%患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逐渐康复,少数遗留后遗症需进一步干预。
急性期治疗通常在发病72小时内开始。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是核心方案,可有效缓解神经水肿,疗程约10天。若怀疑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可加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联合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神经修复。物理治疗如面部肌肉按摩、低频电刺激可预防肌肉萎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眼部护理至关重要,需使用人工泪液和眼膏防止角膜干燥,严重者需临时缝合眼睑或佩戴护目镜。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3个月后功能未恢复,需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必要时考虑手术减压或神经移植。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激素类药物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康复阶段需坚持面部肌肉训练,如鼓腮、皱眉等动作,但避免过度用力。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时需监测血糖。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耳痛、皮疹或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复诊排除其他病因如莱姆病或肿瘤。预防上注意增强免疫力,避免冷风直吹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