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部皮疹、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成人手足口病初期多出现突发性发热,体温通常在38℃至39℃之间,部分病例可能伴随寒战或头痛。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为2至3天,退热后其他症状逐渐显现。发热期间可能伴有轻微咽痛或肌肉酸痛,需与普通感冒鉴别。
2.口腔疱疹或溃疡:发病1至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粟粒大小水疱,多见于舌缘、颊黏膜和硬腭。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膜状物,周围有红晕。溃疡导致明显疼痛,影响进食和说话。症状严重时可能合并牙龈红肿或唾液分泌增多。
3.手足部皮疹:手掌、足底及指趾间隙出现红色斑丘疹,直径2至5毫米,部分皮疹中央有小水疱。皮疹呈离心性分布,四肢近端较少见。皮疹通常不痒不痛,消退后无色素沉着。少数病例在臀部或膝盖周围也可见类似皮疹。
4.全身乏力:病毒血症期间常见明显疲劳感,伴随四肢沉重或活动耐力下降。乏力程度与发热呈正相关,严重时可能出现嗜睡或精神萎靡。该症状可持续至皮疹消退后1周,恢复期需避免过度劳累。
5.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疼痛直接影响进食意愿,同时病毒对消化系统的侵袭可能导致恶心或轻微腹胀。营养摄入不足会加重乏力症状,建议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
病程中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减少溃疡刺激。衣物床单应每日更换并用开水烫洗。出现持续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抖动需立即就医。恢复期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有助于黏膜修复。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和量,防止脱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