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术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引发眩晕或耳鸣、造成鼓膜穿孔不愈合、损伤听小骨、出现中耳粘连。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感染:鼓膜穿刺后外耳道或中耳可能因操作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发生感染,表现为耳痛加剧、流脓或发热,严重时可能扩散至内耳或颅腔。
2.引发眩晕或耳鸣:穿刺刺激中耳结构可能影响前庭功能,导致短暂眩晕或平衡障碍,部分情况因耳蜗神经受刺激出现持续性耳鸣,通常数日内缓解。
3.造成鼓膜穿孔不愈合:穿刺孔洞过大或局部血供不足时,鼓膜可能无法自行修复,遗留永久性穿孔,进而影响听力或增加反复感染风险。
4.损伤听小骨:操作不慎可能触碰或划伤听骨链,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需通过手术修复,但部分损伤可能不可逆。
5.出现中耳粘连:穿刺后炎症反应可能使鼓室内黏膜纤维化,造成听骨与鼓膜粘连固定,长期影响声音传导功能。
进行鼓膜穿刺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耳部解剖条件,术后避免耳道进水或用力擤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两周内禁止游泳或乘坐飞机,出现持续耳闷、听力骤降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