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和鼻息肉是两种不同的鼻腔疾病。鼻甲肥大指下鼻甲黏膜或骨质增生导致鼻腔通气受阻,而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半透明水肿组织。两者病因、病理及治疗方式均有明显差异。
鼻甲肥大多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环境刺激引起,表现为交替性鼻塞、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能伴随头痛。检查可见鼻甲黏膜充血肿胀,但表面光滑。鼻息肉则与反复感染、变态反应或阿司匹林不耐受相关,典型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内镜下可见灰白色荔枝肉样新生物,常多发于中鼻道。治疗上,鼻甲肥大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如鼻用激素、减充血剂,顽固病例需手术缩小鼻甲体积;鼻息肉则需长期激素控制,较大息肉需内镜手术切除,但复发率较高。
区分两者需结合病史、内镜及影像学检查。鼻甲肥大患者应避免频繁使用血管收缩剂,以防药物性鼻炎。鼻息肉术后需定期随访,坚持局部激素预防复发。两类疾病均需积极控制诱因,如过敏原回避、感染管理。若鼻塞症状持续加重或伴血性分泌物,需警惕肿瘤可能,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日常保持鼻腔清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