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感染需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药物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常见病毒感染如流感、手足口病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数具有自限性,重点在于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加强护理与观察。
针对不同症状可选用相应药物。发热超过38.5℃时,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鼻塞流涕可配合生理盐水洗鼻,咳嗽频繁但无痰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痰液黏稠时可考虑氨溴索等祛痰药。流感病毒感染者若在发病48小时内确诊,可能需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抗病毒治疗,但普通感冒或轻症通常无需抗病毒药。中药如连花清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也可辅助缓解症状,但需辨证使用。
用药时需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如复方感冒药与退热药联用可能导致过量。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应滥用。服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尿量,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嗜睡或呼吸急促,应立即就医。居家护理需保持空气流通,多饮水,饮食清淡。疫苗接种是预防部分病毒感染的关键,如流感疫苗、手足口病EV71疫苗等,建议按计划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