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出血后是否可以继续哺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大多数情况下,少量血丝混入乳汁不会对婴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以继续喂养。但若出血量较大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检查原因。
乳头出血通常由乳头皲裂、乳腺管损伤或乳腺炎引起。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衔乳不当或吸吮过猛是常见诱因。当发现乳汁带血时,首先应检查乳头是否有可见伤口。若仅为单侧乳头少量渗血,可先清洁后继续用健侧哺乳,出血侧用吸奶器排空。乳汁中的少量血液经胃酸作用后会被分解,通常不会引起婴儿不适。但若婴儿出现拒奶、呕吐或排便异常,需立即停止哺乳并咨询儿科医生。
哺乳期间出现出血需特别注意乳房卫生,每次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洁。避免使用肥皂或酒精擦拭,防止乳头干燥加剧。可使用纯羊脂膏护理裂口,哺乳时调整婴儿含接姿势确保包含大部分乳晕。若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乳汁呈粉红色或伴有发热、肿块等症状,可能存在乳腺脓肿或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部分止血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使用前必须获得医生指导。定期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排便颜色,确保没有因吞咽血液导致假性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