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囊肿是指膀胱壁上出现的囊性肿物。
膀胱囊肿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下尿路梗阻等多种原因导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某些部位发育异常,可能会形成囊肿。长期的膀胱炎症刺激可使膀胱黏膜增生,逐渐形成囊性结构。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易发生囊性病变。下尿路梗阻时,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压力增加,也可能诱发囊肿形成。
较小的膀胱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随着囊肿逐渐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泌尿系统症状,还可能伴有下腹坠胀、疼痛不适等表现。如果囊肿破裂,可能会引起血尿。
对于膀胱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膀胱镜等检查。治疗方法则根据囊肿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对于有症状的较大囊肿,可行手术切除,如经尿道膀胱囊肿切除术等,以缓解症状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发现膀胱囊肿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