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与儿茶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虽然名称相近,但来源、成分及用途存在明显差异。
儿茶是传统中药材,来源于豆科植物儿茶树的枝干或去皮枝干煎煮浓缩后的干燥提取物,外观呈黑褐色块状或颗粒状。儿茶在中医中常用于止血、生肌、收敛等,外用治疗溃疡、湿疹,内服用于腹泻或咳嗽。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但还含有鞣质、多糖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
儿茶素则是单一化合物,属于黄烷醇类物质,化学名称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儿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可从茶叶、葡萄籽等植物中提取。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保健品或药物研发。与儿茶不同,儿茶素是提纯后的单体成分,结构明确,功效研究更集中于分子机制。
需注意两者不可混淆使用。儿茶作为中药材需遵循中医辨证,避免过量导致胃肠刺激;儿茶素虽安全性较高,但高剂量可能影响铁吸收或与药物相互作用。选购时需区分产品类型,儿茶以药材形式存在,儿茶素常见于提取物胶囊或茶多酚制剂。科研或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原料或纯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