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痢疾应及时就医确诊并遵医嘱用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脱水、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注意臀部清洁避免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遵医嘱用药:痢疾需由专业医生判断类型及严重程度,细菌性痢疾通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购买药物或中断治疗,避免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性。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粪便检测以明确病原体,确保针对性用药。
2.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脱水:频繁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米汤等含电解质液体。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3.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急性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减轻肠道负担,之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汤。避免高糖、高脂肪及粗纤维食物,乳糖不耐受患儿需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4.注意臀部清洁避免感染: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轻柔拍干后涂抹护臀膏隔离刺激。选择透气棉质尿布并及时更换,避免粪便残留引发皮肤溃烂或继发感染。女婴需从前向后擦拭防止尿路感染。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症状:监测体温、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留意是否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精神萎靡等危重信号。就医时提供详细病程记录有助于医生评估,家庭护理期间发现异常需再次就诊。
护理期间避免交叉感染,餐具玩具需煮沸消毒,照料者接触前后彻底洗手。恢复期不宜过早进食滋补类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若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同步排查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