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并发症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腹壁疝。具体分析如下:
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易移位至腹腔,引发感染。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水浑浊,严重时出现休克。诊断依赖腹水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可确诊。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延误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预防性抗生素适用于高风险人群。
2.肝肾综合征:门脉高压导致肾脏血流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但肾脏结构无异常。分为两型,Ⅰ型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治疗需改善循环状态,必要时行血管收缩药物或肝移植。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3.电解质紊乱:长期利尿治疗或大量放腹水引发低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可致嗜睡、抽搐,严重时脑水肿。低钾血症诱发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电解质,调整利尿剂用量。顽固性低钠血症需限制水分摄入,必要时补充高渗盐水。
4.肝性脑病:血氨升高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功能。轻者出现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重者昏迷。诱因包括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治疗以降低血氨为主,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或利福昔明。避免便秘可减少氨吸收。
5.腹壁疝:腹内压增高导致腹壁薄弱处膨出,常见脐疝或切口疝。破裂风险高,可能引发肠管嵌顿或坏死。轻度疝可保守观察,严重者需手术修补。术前需控制腹水,否则易复发。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定期监测体重和尿量,避免过度利尿。出现发热、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禁止滥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肾功能损害。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