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镇痛管理、呼吸支持、固定制动、预防并发症、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镇痛管理:多发性肋骨骨折常伴随剧烈疼痛,影响呼吸功能。药物镇痛是核心手段,可采用口服或注射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必要时联合神经阻滞技术。疼痛缓解有助于患者咳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风险。需根据疼痛程度调整方案,避免过度镇静抑制呼吸。
2.呼吸支持:骨折可能导致胸壁不稳定,出现反常呼吸或低氧血症。轻症可通过鼻导管吸氧改善,重症需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氧疗参数。早期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练习可预防肺不张。
3.固定制动:传统绷带固定已较少使用,可能限制胸廓扩张。目前推荐弹性胸带适度固定,减轻疼痛的同时避免呼吸受限。严重连枷胸患者可考虑外固定支架,但需评估个体情况。卧床时保持半卧位,减少骨折端摩擦。
4.预防并发症: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是常见风险。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结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吸痰。监测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发现感染迹象及时抗感染治疗。
5.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严重、合并血气胸或内脏损伤者。手术内固定可稳定胸廓,恢复解剖结构。需根据骨折位置选择钢板、钢丝等材料,术后配合镇痛和呼吸康复。手术时机通常在伤后3-7天,避免过早加重炎症反应。
治疗过程中需动态评估病情变化,尤其关注老年或合并慢性病患者的耐受性。避免盲目使用镇咳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康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影像学复查骨折愈合情况。饮食应高蛋白、高钙,促进骨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