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和便秘可以通过排便频率、性状以及宝宝的状态来区分。攒肚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可能3-5天甚至更久,但排出的大便仍为软便或糊状,且宝宝无不适感。便秘则表现为大便干硬、呈颗粒状,排便时宝宝可能哭闹、用力挣扎,甚至伴随腹胀或食欲下降。
攒肚是宝宝消化系统发育的正常现象,尤其常见于2-6个月的母乳喂养婴儿。由于母乳吸收率高,残渣少,肠道需积攒足够量才刺激排便,但大便质地未改变。便秘则与饮食结构、水分不足或肠道功能紊乱有关,比如配方奶喂养、辅食添加初期或纤维素摄入不足时更容易发生。观察宝宝是否频繁放屁但无排便、腹部是否发硬,也能辅助判断。
注意区分两者后,处理方式不同。攒肚无需干预,顺其自然即可。便秘则需调整饮食,如增加水分、母乳妈妈多吃蔬果,或咨询医生使用益生菌。避免自行使用开塞露或肥皂条,以免损伤肛门。若宝宝长时间不排便且伴随呕吐、发热、拒食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疾病。日常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