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传染、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诊。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发热时可服用退烧药,口腔溃疡可用喷雾或含漱液减轻疼痛。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炎或心肌炎,需住院治疗。严格遵循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2.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患病期间体力消耗大,需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脏负担。发热和口腔溃疡易导致脱水,应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主,避免过热、过酸食物刺激溃疡。若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需警惕脱水并及时就医。
3.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4次以减少细菌感染。皮肤疱疹避免抓挠,破损处涂抹抗菌药膏预防继发感染。衣物选择宽松棉质材质,减少摩擦。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禁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4.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传染: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家中定期开窗通风,玩具、餐具煮沸消毒。其他儿童避免接触患儿分泌物或共用物品。成人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防止成为隐性传播者。
5.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诊: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呕吐频繁、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可能提示重症倾向,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仍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指甲脱落或皮肤脱屑,需定期随访。居家期间记录体温和症状变化,供医生参考。
手足口病多数预后良好,但重症可能危及生命。家长需保持环境整洁,避免患儿与宠物接触。康复后仍有再次感染风险,需注意日常卫生习惯。接种疫苗可降低重症发生率,但无法完全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