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类如头孢克洛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缓解症状并缩短病程。但需注意,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药或滥用。
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感冒不同,通常伴随脓痰、持续高热或扁桃体化脓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除抗生素外,可配合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缓解发热、头痛,或使用祛痰药如氨溴索改善咳嗽。若合并鼻塞、流涕,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或减充血剂。治疗期间应多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和恢复。
使用抗生素时务必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随意停药导致细菌耐药。青霉素类用药前需确认无过敏史,头孢类药物可能与酒精发生双硫仑反应,服药期间禁酒。大环内酯类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用药方案。若服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普通感冒多为病毒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