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在中医理论中主要归属于肝、肾两脏。中医认为甲状腺疾病与肝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肝郁气滞、肾精不足等病理变化常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中医将甲状腺归为瘿瘤范畴,认为其形成与情志内伤、水土失宜等因素有关。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易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痰凝,形成颈部肿块;肾主藏精,肾虚则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进一步加重病情。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表现为肝火旺盛或阴虚阳亢,如心悸、手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多与肾阳虚衰、脾肾不足相关,常见畏寒、乏力等表现。治疗上常以疏肝解郁、补肾填精为主,辅以化痰散结,如选用夏枯草、牡蛎等药材。
需注意中医对甲状腺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并非直接对应解剖器官,而是从功能整体出发。诊断治疗需结合具体证型,避免自行用药。情志调节、饮食清淡对甲状腺健康尤为重要,长期情绪压抑或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病情。若出现甲状腺肿大或功能异常症状,建议中西医结合诊治,确保辨证准确与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