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呕吐后应保持侧卧防呛咳、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暂时禁食观察、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腹部保暖。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侧卧防呛咳:呕吐时身体侧卧能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尤其婴幼儿需将头部偏向一侧。卧床休息时用毛巾垫高肩颈部位,有助于呼吸道保持通畅。发生剧烈呕吐后需持续观察面色和呼吸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2.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呕吐后2小时内避免大量饮水,之后每10分钟喂5-10mL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水温接近体温最佳,过冷可能刺激胃肠。若饮水后再次呕吐,需暂停30分钟再尝试。持续8小时无法摄入液体需就医。
3.暂时禁食观察:呕吐停止后4-6小时内不进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初期尝试米汤、稀藕粉等流质,6小时后无不适可过渡到软烂面条、粥类。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此类食物易加重胃肠负担。
4.调整饮食结构:恢复期选择低纤维、低渣食物如苹果泥、山药糊,分5-6次少量进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或辛辣调味。症状缓解3天后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末、嫩豆腐。
5.注意腹部保暖:用温热毛巾敷腹部可缓解肠痉挛,温度控制在40℃以下,时间不超过15分钟。睡眠时穿棉质护肚围,避免直接吹风。受凉可能引发肠蠕动紊乱,导致呕吐反复。
呕吐物带血丝或胆汁、伴随持续高热、意识模糊需立即送医。护理期间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详细情况。未明确原因前勿自行使用止吐药物,避免掩盖病情。保持环境安静,减少移动幅度以防诱发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