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腓骨折术后两个月应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恢复练习、平衡与协调训练、负重适应性锻炼、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踝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两个月关节可能存在僵硬,需通过被动和主动活动改善。坐位时用毛巾绕足底缓慢牵拉,或进行踝泵运动背屈-跖屈,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动作需轻柔,避免疼痛加剧。若活动受限明显,可结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肌肉力量恢复练习:骨折后小腿肌肉易萎缩,需针对性强化。初期以等长收缩为主,如坐位时足部抵墙静态发力;后期增加抗阻训练,用弹力带进行内翻、外翻动作。每组10-15次,每日2组,逐渐增加阻力。注意发力均匀,避免代偿。
3.平衡与协调训练:单腿站立是基础练习,初期可扶墙维持30秒,逐渐过渡到不稳定平面如软垫。后期加入动态平衡训练,如提踵行走或八字步练习。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以提升本体感觉和关节稳定性。
4.负重适应性锻炼: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需结合影像学结果。初期使用拐杖分散压力,逐步尝试患侧足跟触地行走;后期弃拐后,控制步幅与速度,避免跳跃或急转。每日行走时间从10分钟递增,以无痛为原则。
5.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模拟上下楼梯、蹲起等动作,强化功能应用。阶梯训练时好上坏下,患侧先下台阶;蹲起需扶固定物保持缓慢节奏。结合家务活动如擦桌、提轻物,逐步恢复生活能力。
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高强度运动。出现肿胀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饮食需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影像,确保骨折线愈合进度。睡眠时抬高患肢,减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