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防疫针时间表是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制定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婴幼儿在不同月龄获得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该计划从出生开始,持续到6岁左右,涵盖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多种重要疫苗,科学安排接种时间,有效预防传染病。
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随后在1月龄、2月龄、3月龄等阶段分别接种后续剂次。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在2月龄首次接种,百白破疫苗从3月龄开始,麻疹疫苗通常在8月龄接种。1岁后需接种水痘、甲肝等疫苗,18月龄加强百白破和麻疹疫苗,6岁时则需完成白破疫苗的加强免疫。不同地区可能根据流行病学特点调整部分疫苗种类或时间,家长应遵循当地疾控中心的安排。
接种前需确认宝宝健康状况,发热、急性疾病或严重过敏史需暂缓接种。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异常反应,如高热、皮疹等应及时就医。妥善保管接种证,确保记录完整,便于后续接种和入学查验。部分疫苗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或低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持续不适需咨询医生。避免在接种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输血制品,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家长应主动了解疫苗信息,配合医疗机构完成全程免疫,为宝宝建立牢固的健康屏障。